安阳酒水超市让您更要懂酒文化
2020-10-13 来自: 369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次数:428
真正的酒文化,乃中国之魂,饱含了七种文化,演绎了七种精彩。喝下去的是粮精粹,升腾出的是千古情怀。
01、中国白酒的种植文化
众所周知,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,上溯三代,几乎每个中国人的祖上都是农民,而民以食为天,粮食酿造的酱香型白酒自然而然紧紧依附于农业经济。土地与粮食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
酒,是从一粒粒红彤彤的高粱与沉甸甸的麦穗开始的。它们伴随着这块土地从蛮荒到文明,成就了一条流淌的生命长河。小麦的种植范围与中华民族的开疆拓土同步延展,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,由北到南的发展历程,出现在西北,商周时期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,到了盛唐时期,小麦在江南华南等地成为了餐桌上的贵宾。
时至今日,中国的山川河流依然用它的博大孕育着高粱与小麦,而高粱与小麦,则以美酒回馈着美丽的土地。
02、中国白酒的储存文化
俗话说,“酒是陈的香”。如旧同学酱香型白酒,就是经过一年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白酒,并不是立即装瓶售卖,而是要在专业的存储环境中,存放五年,通过时间的沉淀,进行陈化和老熟,再进行勾调。
白酒的陈化,是在陶坛中进行。因为陶坛的透气性好,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,与酒产生微氧循环,加速酒的酯化、氧化、还原反应的速度,有效排除醛类、硫化物等物质,辛辣味减少,增加酒的芳香,陈酿过程中甲醇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挥发,酒体变得醇和,空气与酒通过陶坛融合,产生陈年老香。
经过三年以上的陈酿过程后,白酒才能进入勾调过程,白酒的勾调必须坚持“酒勾酒”的原则,即用存放时间更久的老酒来进行勾调,勾调过程不能添加其他任何附加物质,旧同学酒的特别香味均是通过陈酿过程产生。
时间给了人们创造奇迹的机会,也赋予了旧同学酒无穷的魅力。
03、中国白酒的酿造文化
制曲、下沙,合序,始出。这里的“曲”即原料小麦,“沙”是原粮高粱。旧同学酒均是采用优质高粱和小麦为原料,纯粮发酵、自然酿造。高粱必须选用颗粒坚实饱满,淀粉含量高,十分有利于白酒多次蒸煮翻烤。
一年一次生产周期,两次投料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,五年窖藏,遵从“129875”工艺。不仅使得酒体老熟、纯化、柔和、绵软,更是赋予酱香白酒永恒的生命和不可估量的投资价值。
每一瓶旧同学酒,从原料进厂到新酒出厂,每个生产周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。大自然的馈赠不仅仅是优质农作物的提供,良好的生态环境、适宜的气候,优质的水源地,都是旧同学酒酿造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。
04、中国白酒的地域文化
地域在影响白酒品质的众多因素中,尤为重要。白酒发酵容器就是不同产地因地制宜的产物。每年的窖池保养方式,当地的气候差别,水质的区别,用曲的差异,当地酿酒农作物的区别等一系列因素,都决定着酿出来的酒的口感会大有不同。
出生于贵州省赤水河地带的茅台镇产区的旧同学酒,就是有着很强地域特性的“土特产”。希望能将中国稀有好酒,带给更多的人品尝。
05、中国白酒的政治文化
中国酒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文化,也是一种政治文化。 三国时的孔融,在《与曹操书》中列举了一系列因酒而兴邦的例子。
酒之为德久矣。
古先哲王,祭帝禋宗,和神定人,以济万国,非酒莫以也。故天垂酒星之翟,地列酒泉之郡,人著旨酒之德。
尧不千钟,无以建太平;孔非百觚,无以堪上圣;樊哙解厄鸿门,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;赵之厮养,东迎其王,非引卮酒无以激其气。
高祖非醉斩白蛇,无以畅其灵;景帝非醉幸唐姬,无以开中兴。袁盎非醇醪之力,无以脱其命;定国非酣饮一斛,无以决其法。
故郦生以高阳酒徒,著功于汉;屈原不哺糟歠醨,取困于楚。由是观之,酒何负于政哉!
孔融举出了上至古帝下至西汉,以酒推动政事的实例。酒能立国兴邦,助力王侯将相者建勋立业,使政治家做出英明的决策。
06、中国白酒的养生文化
按照中医理论,舌尖为心肺经,舌中为脾胃经,舌根为肾经,左右两边肝胆经。
白酒芳香能醒脾提神,甘甜能保脾健胃,酸能护肝扶肝,苦能养心养神。此外,白酒喝后不口干,按《说文解字》,舌边有水为“活”,是生命的象征。故白酒之饮食功效,与汉代名医张仲景《伤寒论》“保胃气,存津液”的主题一脉相承。
同时,根据有关科研数据表明,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酒类的3—4倍,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而53%左右的酒精度,是科学的酒精浓度,加之经过三年以上的储存,酒度高而不烈,刺激小,有利健康。
以白酒为代表的白酒养生文化,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名片,让世人陶醉流连。
07、中国白酒的艺术文化
我国是诗的国度,也是酒的故乡。数千年来,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《诗经》305篇中有40多篇与酒相关,诗仙李白流传下来约1000首诗,关于饮酒的就有170首,诗圣杜甫现存诗词1400首,与酒有关的约占300首之多,翻开我国的文学史,历代诗词,有关酒的描写比比皆是。曹操至爱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;晏殊“一曲新词酒一杯”,感伤年华的飞逝,又暗寓怀人之意;李白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?!痹谕票徽档目窕独?,与旧友相聚......
古人以酒寄情,丝竹并奏,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。酒,在过去的历史中,为我们带来灵感、点燃激情、平添乐趣。